查看原文
其他

《中国作家公开课》 | 徐则臣:好的作品,经得起翻译

2021年5月14日下午,“中国作家公开课”第六讲如约开讲,著名作家、茅盾文学奖得主、《人民文学》副主编徐则臣先生应邀走进课堂,带来了题为“故事的力量”的演讲。徐则臣作品的阿拉伯语译者叶海亚博士、波斯语译者孟娜博士以线上的形式参与了课堂交流。北京语言大学黄悦教授主持本讲课程,百花文艺出版社《小说月报》副主编徐福伟等专家学者出席讲座,校内外百余名本科生、研究生全程参与了此次课程。

黄悦教授首先从代际身份、学院派背景、地域特征和跨文化传播四个方面介绍了徐则臣及其创作。作为最年轻的茅盾文学奖得主,徐则臣被誉为“70后作家的光荣”,更被视为新一代作家中的现实主义代表。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科班背景,不仅塑造了作家本人的“学院派”风格,同时“知识分子书写”亦成为他小说创作的显著特征。徐则臣的作品已经被翻译为英、法、意、荷、德、俄、西、阿、蒙古、波斯等多种语言,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,对于不同国家的读者了解中国产生了积极作用,是中国当代文学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,其中规律和经验值得北语师生深入研究。

徐则臣从故事的重新登场谈起,先锋文学倡导让文学回归自身,作品呈现出故事性弱化、形式多元化、注重技法等显著特点。但几经周折后,先锋派选择“回头”——让故事重新登场。先锋的、精英的知识最终会成为常识,成为大众的共识,过于形式主义的艺术手法也就失去了基础。饱和的生活能够带来丰富的故事,以文学的形式处理生活中的种种疑难、形成独特的文学印记,这也许就是故事的缘起。

“如何讲述故事?”紧接着,徐则臣以肖洛霍夫《静静的顿河》为例,细致剖析现实主义伟大作品中的力量所在。这种力量无需以“深刻”为标杆,不需要高大上的字句或者复杂的形式,仅仅通过作家一直平静讲述的故事,就足以拥有令读者全身心浸润的力量,这力量背后是作家将讲故事的本分发挥到了极致,内心的宽广与丰沛为他们带来了“凡墙都是门”的创作状态。由此,徐则臣谈到了作家与作品的三种关系:一般的作家“作家就等于作品”;稍逊色的作家“作家大于作品”;最成功的作家“小于作品”,作家创造出远远超越其自身的文学世界。

徐则臣还分享了导师曹文轩教授的两点写作忠告:“长篇需将自己的小灵气写没了才行”“好的作品一定是经得住翻译的”。作品中到处是闪闪的句子、华丽的词语,充斥着过多的“精致”,格局与气度就会相应缩小,失去长篇本有的包容大气。关于文学作品的翻译,他强调,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停留在形式和语言层面,好的故事、好的细节才是真谛,才能经得住翻译,最终留下来的故事才是作品最重要的。

“什么是好的故事?”徐则臣谈到,过去小说的完成度取决于故事的完成度,但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,故事的切片与断面可以自成世界,产生某种意韵的关系建构就是故事。故事的更替传承,源于对理想生活的描述,生活越发的多义,需要文学为之匹配、随之丰富,由此故事的赓续变易是顺时代之势。作家保持着对时代的洞察,寻找更适合于当下这个时代的文体形态、语言样式等。文学是时代的反映,唯有故事触及到时代的核心问题,故事方可为这一时代的“神曲”。

波斯语译者孟娜

谈《跑步穿过中关村》阅读与翻译感想

阿拉伯语译者叶海亚

谈徐则臣作品阅读与翻译感想


互动环节,现场连线了徐则臣小说《跑步穿过中关村》阿拉伯语版译者叶海亚博士与波斯语版译者孟娜博士,就作品翻译中的跨文化传播问题,双方展开了风趣而又充满智慧的交流与碰撞。最后,徐则臣与同学们就阅读与创作这一主题进行了热情的互动,赞赏“中国作家公开课”有新意、有深度、有意义。

相关回顾:【中国作家公开课】线上链接 | 嘉宾对谈 | 徐则臣:故事的力量
《中国作家公开课》 | 李玲谈写作、阅读与生命:在文学中与人生相遇
【中国作家公开课】李玲 | 写作·阅读·生命
《中国作家公开课》 | 胡学文谈乡土创作:找到独有的文学“识别码”
【中国作家公开课】胡学文 | 《有生》写作中的乡村史、生命史、情感史
《中国作家公开课》| 汪惠仁谈中国古典散文的精神与趣味
【中国作家公开课】汪惠仁 | 散文里的中国《中国作家公开课》 | 中外非虚构作家云端对话:真实是故事的力量所在
【中国作家公开课】线上链接 | 嘉宾对谈 | 梁鸿:非虚构写作在中国
“中国作家公开课”首期成功开讲
【中国作家公开课】刘大先 | 当代文学的表里内外
新课推荐 | 北京语言大学线下公选课《中国作家公开课》开课啦!北京语言大学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签署合作协议


来源 |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
文 | 李扬图 | 万国松编辑 | 张潇尹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